最成功的教育,是养出一个能好好说话的孩子

家庭   2020-04-22 08:00:34   点击量:

01

没教养的家庭,

才会养出“童言无忌”的孩子

前两天和朋友闲聊,谈到孩子教养的问题,她给我讲了这样一件事:

去年3月和我老公结婚,那天我正在酒店化妆间准备,老公的一个5岁小侄女跑过来,一开始是夸我,“婶婶真好看”,我正准备笑着回她呢,她接着来了一句“婶婶你什么时候离婚?”

我瞬间哑然,愣是不知道怎么回,孩子妈还在一旁和人聊天,听到她的话,尬笑着说了一句“孩子童言无忌,你别在意。”

我当时听了,愣了半晌还是没有说出那句“没关系”。

其实现实中,这样的孩子并不在少数,但常常是大人们一句“童言无忌”就简单揭过,总以为小孩子还小,不懂事,说错些话又有什么关系,可殊不知,孩子的童言,往往就反应了一个家庭的家教。

朋友说,她不止一次看到那个小侄女对她爸妈大呼小叫,发起脾气来全家都只能让着她。

而那位说“孩子不懂事”的母亲,也只能无奈地每次都以同样的话术来安慰自己。

可殊不知,孩子在小时候没有得到该有的引导和纠正,长大后也只会让人忍不住嫌弃一句: 这人真没教养。

微博上,有位博主吐槽:

有一次,大儿子不听话,我就随口说了一句,“你要把我气死啊。”六岁的小儿子立马说了一句:“你死了,手机密码要告诉我!”

我又是震惊又是羞愧,6岁的小朋友怎么可以没心没肺地说出这种话,从那天之后,我就在反省自己的教育究竟哪里出了问题……

不得不说,有些孩子的“童言“是纯真可爱,有些孩子的“无忌“却是毫无顾忌,不知分寸。

网上看到这样一则对“童言无忌“的评论:

孩子的童言无忌,也许是成人之间,祸从口出的导火索。孩子脱口而出的话,很可能是孩子背后的大人惯用的语言,耳濡目染之下,就成了“童言无忌”。

父母都说不了“好听”的话,又怎能奢望孩子能好好说话?

02

孩子沉默的背后,

是数不尽的辛酸

知乎上看到有位答主说了自己女儿的一个事例。

女儿刚满2个月,打嗝都还没学会,就已经在模仿大人的情绪了。

每次我给她换尿布,她就张嘴啊啊地叫,刚要准备哭,这时我只要在笑,她就能瞬间从哭转为笑。

但如果我对她的哭表现得紧张或漠视,她百分百会哭。

父母的情绪就像蒲公英,一吹散,周围的人都会被沾染上,尤其是对情绪极为敏感的孩子。

我见过太多的家庭,要么父母吵起架来不管不顾,孩子一个人缩在角落无助地不敢吭声。要么就利用父母的权威,孩子稍有一点不好就开始打骂,连解释的机会都吝啬,自以为是地不断说教。

而当孩子长大之后,要么学会了父母大喊大叫的样子,要么变得沉默寡言,心就像是被封锁了一样。

看过这样一则漫画:

很多时候父母觉得走不进孩子心里,有没有想过这样的结果是自己造成的。

你见过大自然界的“荒野求生”吗?

很多动物都会在危险来临时立刻变得很安静,甚至是“装死”,以此来降低被猎物者发现的风险,求得自保。

孩子也是一样,最初,他们都是活泼开朗的,可后来,在经受过被忽视、被冷漠、被辱骂、被不理解、被不在乎、被出气之后,他们就爱上了“沉默”的外衣。

因为不说话,可以少受点责罚;因为不说话,可以少被看见,少被出气;因为不说话,可以隐藏自己的脆弱;因为不说话,爸爸妈妈就不会发现自己渴望被理解的强烈心愿。

曾经收到过一位12岁小读者无奈的留言:

  • 每次成绩考砸的时候,我都特别害怕回家,因为迎来的必然是一顿痛骂。“怎么那么笨”、“为什么不努力!”这样的话我都听腻了。
  • 我特别希望,看到试卷上的分数的时候,妈妈能够抱抱我,让我知道她不仅仅在乎成绩,还在乎我,关心我。但自从上了一年级之后,她就再也没有抱过我了。

其实家庭里的很多事,都可以通过好好沟通来解决。但我们习惯了对最亲近的人不假辞色,脾气一点就着,这让孩子逐渐变得懂事的时候,也越来越逃避家庭,逃避父母。

孩子的沉默不止是没话说,更多的是对父母权威的一种微反抗,和对世事如此的无奈的接受。

03

最成功的教育,

是养出一个能好好说话的孩子

为什么现在越来越多的孩子要么张狂肆意,不知所言,要么沉默内向,不愿和父母对话?

归根究底,都是我们的教育出了问题。

周国平在《爱与孤独》中描述了父母应该如何与孩子沟通:

凡属孩子自己的事情,既不越俎代庖,也不横加干涉,而是怀着爱心加以关注,以平等的态度进行商量。

  • ① 不让情绪主导说话内容和节奏

很多父母因为工作、生活中的一些事就忍不住情绪上头,迁怒无辜的孩子,明明孩子什么也没做错。

如果控制不了情绪,尽量不要说话,可以先告诉孩子:对不起,爸爸(妈妈)现在心情不好,让我静一静,待会和你说行吗?

  • ② 孩子说错话时,给予一定的惩罚和引导

不要让“童言无忌”演变成真正的“毫无教养”。

如果孩子说错了话,不要单纯以一句“小孩子不懂事”就简单揭过,在当下的时刻,就要解释给他听为什么有些话不能乱说,并教会他主动向被冒犯的人道歉。

在错误发生时,及时引导会比之后不轻不重的讲道理有用得多。

除了引导之外,还可以给孩子制定惩罚措施,比如,哪些脏话不能说,如果说了就要遭受什么惩罚。有了规矩,孩子才能知道说话做事的界限。

  • ③ 给孩子解释和表达的机会

多听听孩子心里的声音吧,孩子考砸了,做错了,不要一味地谩骂,停下来,给他解释的机会。

让他勇敢的说出自己的想法,哪怕这些想法和你的观点完全相反,他也本该拥有勇敢表达自我的机会。

只有孩子愿意表达,我们才能知道在孩子的世界里,究竟有什么不同,我们才能真正参与进孩子的成长中。

04

多给孩子一点鼓励和耐心吧,只有爱才能孕育爱,只有好好说话的父母才能孕育好好说话的孩子。

别让孩子长大成人之后,才知道自己成了没素质没教养的代表。

也别让作为父母的我们,成为了孩子最亲近的“陌生人”。

共勉。

作者简介:范叔,本文首发读书有范(ID:dushu259),美好晨光,伴你读书。转载请联系读书有范授权。

家有青春期孩子,父母必须时刻谨记“三颗心”! 2020-04-21

“陪读”的家长您辛苦了!老师给家长们捎来了几句话 2020-04-20

别怪妈妈了,孩子出不出色,80%的决定权在爸爸手里! 2020-04-18

热门推荐

最新资讯

首页
栏目
首页 美容 身材 生活 健康 娱乐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