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才一周,老命掉半条”破解磨蹭拖沓娃,终极秘诀就1招!

家庭   2020-09-05 08:00:19   点击量:

文源|东西儿童教育(ID: eastwest_edu)

受疫情影响,今年好多地方的娃都是过完寒假又过暑假,一晃大半年过去了,9月才算正式开了学。

可能是宅家时间太长,这个特别的开学季问题也特别多。

这不,才开学两天,就有好几个妈妈跟我吐槽,每天“催”娃吃饭睡觉写作业,简直要搭上半条命。

从散漫的家里蹲突然变成每天按时上学,很多小朋友不适应,尤其是刚从幼儿园升入小学的娃,绝对是磨蹭拖沓的高危人群。

早餐半天吃不完,眼看上学就要迟到,把人急得心发慌,而且常常是你急娃不急,一边你连吼带叫:

“某某某,你快点好不好?再不出门,就要迟到了!为啥你天天早上都这么磨?!”

一边却是“淡定娃”异常平静。

放学回家还有几场“硬仗”。

作业,作业磨,刷牙,刷着刷着就开始玩水,焦心的你又忍不住一顿吼:

“某某某,都几点了你还在玩,赶紧洗完睡,你明天还要不要上学了?!”

听大家吐槽,我就想起千寻以前也挺磨蹭的,好多事情都是我火烧眉毛了,她还无动于衷。

用队友的话说:你俩那会的画面也太搞笑了,超有反差感,一个是头顶KPI的女精英,一个呢,慢悠悠沉浸在自己的“诗和远方”里……

直到有一天,我自己也受不了了,开始痛定思痛,总结反思。

期间,在一次公开课上,偶然听到斯坦福教授用经济学上的“成本意识”解读娃的磨蹭问题,深受启发,并由此悟出破解磨蹭娃的终极秘诀,没那么多花架子,就是要“ 狠得下心”!

01

孩子磨蹭的真实原因:缺乏成本意识

孩子磨蹭又说不听时,总是让人很火大。但我们冷静下来后,回过头去看孩子的磨蹭行为,会觉得很有意思。

比如,我以前特别烦千寻晚睡,总担心她早上起不来发脾气,或者睡眠不足影响生长发育。于是每天晚上,就跟在她身后催,洗漱玩水要叫停,床上跳舞要叫停……我累,她也不开心。

仔细想想,玩水也好、跳舞也罢,不都是孩子的天性吗?要是我不着急让她准时睡觉,是不是还会欣慰于她玩水时的专注力,跳舞时的创造力呢?

原来, 让我们火大的,不是孩子的磨蹭,而是她分不清“想做的事”和“该做的事”,沉浸在“想做的事”里,耽误了“该做的事”。

孩子的思路是:我想玩水,我想跳舞,我想抓紧所有时间玩。

而不是:现在不是玩水的时候,我该睡觉了,否则明天上学会迟到的。

经济学上把这叫做:缺乏成本意识。

俗话说,“世间一切,上帝早已暗中标好价格”,每个“想要”背后都暗藏成本。

大人理性,因为我们清楚成本是什么,做什么事不做什么事,分别会导向怎样的结果。

比如第二天要早起上班,而且工作上有重要事务待处理,当朋友约晚上出去party时,即便你很想去,也会犹豫,因为你清楚深夜party可能带来的不好结果。

孩子任性,因为他们并不清楚成本是什么,没有“I need”的压力,才会肆无忌惮地沉浸在“I want”里。

02

不要替孩子承担“I want”的成本

多数时候,我们会用警告口吻提醒孩子磨蹭的成本:

“你再不睡觉,明天起不来,迟到肯定被老师批!”

“再给你五分钟,还没吃完我就不管你了,待会去学校饿肚子!”

……

但更多时候,我们就像“色厉内荏”的纸老虎,丢下狠话后,又忍不住插手帮忙解决问题。

我描述下自己以前经历过的场景,大家看看是不是很熟悉:

赌咒发誓般讲,时间一到就收餐。可时间到了孩子没吃完,又把牛奶鸡蛋装进食品袋,路上还要劝着喂几口。

约定好21:30必须洗漱完毕上床睡觉,眼看21:40了,娃还在卫生间里磨蹭,于是,牙也开始帮忙刷了,衣服也帮忙穿了,有时还得抱到床上去。

后来我意识到,自己越界了。

我把本该孩子承担的成本,都揽到了自个身上。她从来就没有真正体会过成本、代价,自然不会为自己的行为着急,反而觉得我帮她做的一切都是理所当然的。

而且催得多了,孩子还烦,觉得妈妈想控制我、指挥我,于是你越急,他越磨,常常假装听不到你说话,而你看着更生气,就这样,渐渐陷入到“催不动,吼没用”恶性循环里。

03

从“自食其果”开始,从小建立成本意识

理解到这点后,我开始改变策略。

每次事前提醒,事中绝不反复唠叨,尽量让小家伙“自食其果”。

以早饭为例,饭前我就会跟千寻讲:

“我们总共有20分钟时间吃饭,闹钟响的时候,就必须出门,否则上学就会迟到。”

刚开始她也是充耳不闻,我呢,忍住不催。

闹钟响了,照旧早饭没吃完。只不过,这次老母亲强制自己放下各种担心,表现得比她还淡定。

迟到就迟到,当着老师和几十个同学的面进教室,她也有压力。

当天放学接到她,就开始跟我抱怨,上午如何饿得头晕眼花。

我趁机强调她行为导致的后果:

“听起来确实很郁闷啊,不过妈妈相信,千寻明天早饭时,只要不东跑跑、西摸摸,一定能吃得饱饱的。”

(注意:当后果呈现时,不要得意地怼孩子“看吧,我叫你......你不听,这下……吧!”,这样容易激发孩子的反抗情绪,功亏一篑。用平静地语气,把后果与孩子之前的行为联系起来讲一讲就可以啦。)

我知道这很考验父母的教养决心。

有妈妈就抱怨过:

“娃迟到最终还不是要影响我上班,作业做不完老师也要在群里@家长,丢面子的还是家长。”

关于这点,千妈有深刻体会。

与娃斗智斗勇的过程中必须厚脸皮,切忌扮圣母,一时痛才能换千日好。跟孩子的习惯养成比起来,被扣两次钱和丢面子都是小事。

时间长了你就会悟到,破解磨蹭拖沓娃,什么爱的教育都不好使,终极秘诀就1招:狠得下心!

你必须让孩子亲身体验过,他才会理解为什么要这么做,成本意识是要在平时一点点练习中积累的。

好处是,一旦建立起了成本意识,孩子脑袋里就像是多了一根弦,不用大人操心,她自己会去权衡、判断。

刚开始可能有反复,但只要我们稳住,就能看见变化。

当我连续三天都坚持“中途绝不啰嗦,闹钟一响就收餐”,千寻也开始悄悄调整她的行为,最明显的改变就是,她会突然问我:

“妈妈,闹钟是不是快响了?”

听到这句话,我偷着乐。

因为, 这句看似简单的话,代表娃从此有了时间观念,她的小脑袋里,除了“I want”还多了“I need”,理解了什么时间该做什么事,否则会有什么样的后果,我会为此付出怎样的成本

04

成本意识对孩子未来发展的影响

成本意识的建立,不只可以改善孩子的磨蹭行为,它对孩子未来发展,都有着深刻影响。

梁冬和吴伯凡,曾在冬吴同学会“想要和需要”这期节目里,专门探讨了这个话题, 成本心智模式影响人的一生,孩子从小就应该建立

有成本意识的人,很清楚做一件事,要付出的东西是什么,容易养成自律。

而没有成本意识的人,只想我要什么,很少想我要付出什么,这是妄人的逻辑,痴心妄想嘛,社会上很多“废柴”都是遵循这个逻辑过日子的。

然而, 反观我们的家庭教育,成本意识的培养一直都很薄弱

现在很多小孩,都不理解成本。

比如,一家人出门旅行,想着要尽可能给孩子提供舒适的环境,每次都住豪华酒店,却很少有父母会给孩子多讲几句,我们为这次消费付出了多少劳动。

结果某一次,偶然原因没订豪华酒店,孩子就质问:这个房间为什么这么小?

你心想,这孩子可真不懂事啊。但这不是孩子的错,是家长从来没给孩子讲过成本,他不理解啊,他觉得住豪华酒店,不是理所当然的吗?

还有妈妈跟我吐槽,孩子不体谅自己:

“我白天上班那么辛苦,晚上回家还要帮他整理玩具,他就不能把自己房间收拾好,给我减轻点负担吗?”

这个问题真实的答案是:

孩子不会天然地体谅父母,如果你想让他自己整理玩具,你就需要让他体会到不整理玩具的成本。

比如告诉孩子,当你没有能力“照顾”好旧玩具的时候,我不会再给你买新玩具。

这就是经济学思维,相比情感导向它更加理性,也可以说,更符合人性。

最后回到咱们今天聊的主题“磨蹭”上面,千妈想再啰嗦几句:

有家长觉得,孩子磨蹭不是问题,因为小孩子本身节奏就慢,又容易被新鲜事物吸引。

我之前也很认同这个说法,所以大部分时候我都是当下急,事情一过也就放松了,心想随着千寻慢慢长大,她自己就会有所转变。

但后来,我接触了好多小学阶段,每天被娃的磨蹭、拖沓折磨得焦头烂额的妈妈,发现 学龄前孩子的磨蹭确实不算真磨蹭,但如果家长一直没引导,很容易在学龄后演变成真磨蹭

一旦把“拖拖拉拉”的习惯带入小学,成了父母头疼的“一做作业就要喝水、削铅笔,总之各种磨”的困难户,这时候再来纠正就麻烦了。

所以:

尊重孩子内在的节奏是一方面,但另一方面,父母也该肩负起引导的责任,有策略地放手,让孩子承担按自己节奏做事的后果,建立起成本意识,渐渐学会区分“想做的事”和“该做的事”,懂得权衡与取舍,这才是“非鸡汤式”的理性教育!

除了“磨蹭、拖沓”,你还遇到过什么开学季的头疼难题吗?

欢迎留言找一起吐槽,我们一起探讨、找方法!

*本文经授权转载自公众号 东西儿童教育(ID:eastwest_edu),一群行走于中美两地的家长,用心带娃,用心观察。每天分享美式教育理念、素质教育心得、国内教育实践,为3-12岁儿童家庭提供走心、专业、国际化的教育指引。

马云开学演讲:家长好好学习,孩子天天向上!| 父母必读 2020-09-04

父母课堂|绘本阅读-国韵童风《年的故事》 2020-09-04

如何养好一个孩子?李玫瑾:3岁立恩,6岁立威,12岁立价值 2020-09-03

秘诀

热门推荐

最新资讯

首页
栏目
首页 美容 身材 生活 健康 娱乐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