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主创团·筱恬
来源:新东方家庭教育( ID:xdfjtjy)
“因为不给孩子玩手机,他骂过我,甚至还打过。”
很难想象,这是一位妈妈亲口说出的话。
不久前,我看了一档求助访谈类节目。求助者是一位四川的妈妈,因为自己15岁的儿子沉迷手机,屡次劝阻无效之下,她不得已上了电视。
据这位妈妈透露,她儿子为了玩手机,不惜对着自己又打又骂。粗粗的木棍打在她手上,断了。于是这个孩子又抄起第二根继续打。
这个细节,让人听得不寒而栗。无法想象,这个孩子是何等冷酷无情, 居然对自己的亲生母亲下得了手!
无独有偶,在此之前也有类似的新闻爆出。广州曾有一个十岁左右的小男孩,情绪激动地向着妈妈连踹五脚,原因仅仅是妈妈想阻止他玩手机。
不禁感慨,这些孩子究竟是怎么了?在他们身上,看不到少年应有的朝气与阳光,相反却充满了戾气、暴力与凶残。
可以说,这些孩子在性格上已经出现了偏差。
心理学家荣格曾说:“性格决定命运。”
倘若这些孩子在性格缺陷的歧途上越走越远,他们的前途终将被毁掉。
基因,是孩子性格的起点
俗话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尽管我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有一个好性格,但很多时候,现实却总是事与愿违:
明明希望自己的孩子外向开朗,可他从小就胆小拘谨;
父母都是慢性子的人,却偏偏生了一个急躁的娃;
还有的孩子,从出生起就是个倔脾气,认定的事情九头牛都拉不回……
性格气质天生自带,似乎真的是事实。
那么,真相又是怎样的呢?
BBC纪录片《北鼻的异想世界》中,英国心理学家Emily Johnes曾做过这样一组测试。
她依次在五个只有半岁的宝宝面前展示以下物体:藏有弹簧玩偶的玩具盒、会弹跳的小狗、小丑面具。
通过这些,将分别检验婴儿对于普通事物、不确定性以及陌生事物的反应。
对此,不同的宝宝表现出了截然不同的反应。
有的活跃兴奋,对着玩具手舞足蹈,显得非常开心;
有的非常平静,一脸淡定地看着眼前这一切,几乎毫无反应;
还有的胆怯害怕,把头扭到一边不敢看,甚至吓得哭了起来。
Emily Johnes的研究表明,宝宝们的这些性格特质, 跟成年人身上发现的三种基本气质是一样的,即激动型、平静型和谨慎型。
这也证明了从婴儿时期开始,人的性格特征就已经显露出来。
演员胡可曾在某次采访中提到,她的两个孩子性格完全不同。老大安吉隐忍而体贴,是个十足的小暖男;而老二小鱼儿则霸气而略带迷糊,妥妥“直男”属性。
其实,这是很正常的情况。 孩子的气质类型的确和遗传因素有关,而这也是一个人个性的起点所在。每个孩子出生时,并非白纸一张,基因的魔力早就让他们带上了自己独有的特质。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性格是天生的”,这句话不无道理。
后天环境,是决定性格的王牌
既然性格与基因密不可分,那么一个人是不是注定“本性难移”呢?
为了找寻答案,美国精神病学家Peter Neubauer等人在上世纪80年代展开过一项秘密研究。
他们将领养机构中出生不久的双胞胎或三胞胎拆分到不同阶层与背景的家庭,并定期追踪这些孩子的成长情况。
其中,就有这样一组三胞胎兄弟,他们在6个月时,分别被一个蓝领家庭、一个中产阶级家庭和一个比较富裕的家庭领养。
大卫的家庭受教育程度最低,养父母是移民,靠一个小卖部谋生,属于社会的中下层。
艾迪的养父是一名教师,接受过大学教育,一家人生活在一个中产阶级社区。
罗伯特的养父母,一个是著名医生,一个是律师,两人都接受过良好的教育,生活在上流社会。
阶层不一样,三胞胎家庭的教养方式也大相径庭。
来自穷人家庭的大卫,养父和善有爱,是非常慷慨温暖的人。他总是全力支持儿子的任何决定,并为此感到骄傲。
中产家庭长大的艾迪一直接受军事化的家庭教育,家教严苛而残酷。父母从小与他疏于沟通,彼此隔阂很深。
而罗伯特的养父母尽管工作繁忙,但会尽量抽出时间来陪伴他,并且很重视教育,总是用积极向上的方式引导儿子成长。
最终,几十年过去了。携带着相同基因的这三个男孩,长大后却拥有了截然不同的人生结局。
出身最差的大卫虽然没有突出的成就,但他性格乐观开朗,对一切都充满热情。
起点很高的罗伯特,成为了个性成熟、果敢有主见的人,生活得很不错。
相比之下,本身家庭条件还可以的艾迪却最不幸。他养成了情绪化而低自尊的性格,最终患上躁狂抑郁症,自杀身亡。
纪录片《性格的真相》中提到:
“基因不是一成不变的,在我们的一生中,基因是在不断变化的,随着年龄的增长,一些基因被激活,一些基因被关闭,我们认为这跟环境和生活方式有关,基因就好比我们生命线上的标记,这是现代医学最振奋人心的消息:生活经历会改变我们的基因。”
拿到一个人的性格方面来说,性格差异的40%到50%取决于遗传因素,而其余部分则取决于环境因素。
换句话讲,孩子的性格如何,基因的作用是基础,但并非不可逆。
哪怕孩子先天的性格已是一手烂牌,却依旧能够打出扭转乾坤的王炸。
而那张王牌,正是后天的培养与引导,
性格决定命运,父母决定性格
育儿专家李玫瑾指出: “智力是天生的,而性格是后天可为的。要想培养孩子形成良好的性格、品格,家庭教育十分重要。”
她还强调:“教育孩子,要3岁立恩,6岁立威,12岁立价值。”
其实,想让孩子拥有好性格,这句话同样适用。
1. 三岁之前,给予足够的爱与陪伴
美国著名神经生物学家Fred Gage曾在世界顶级科研杂志Science上发表过一项科研成果。
这项研究发现,母鼠在照顾新生小鼠时,那些被鼠妈妈忽视的小鼠,脑部海马神经元会产生更多的突变。这些基因的改变,与抑郁症、精神分裂症等神经疾病的发展有关。
这说明, 父母照料的缺失,容易导致孩子大脑基因突变,进而影响他们的性格与心理健康。
由此可见,在童年早期,父母陪伴的力量不可磨灭。
我们付出的那些时间与精力,对孩子而言是对关爱的体验、是满满安全感的获得,也是形成健全性格的前提与保证。
爱和依恋,决定了一个人生命的底色。
而一个被爱充分滋养的孩子,才会用健康而积极的爱去反馈这个世界。
2. 六岁之前,在规则中自由成长
不久前,包贝尔五岁的女儿饺子出现在综艺《做家务的男人2》中,凭借着乖巧可爱的表现收获了大家一致的好评。
而在几年以前,她可是在综艺节目中把亲妈包文婧惹到崩溃大哭的“小魔怪”。
那时的她,脾气大、爱打人、任性不听话,被包文婧吐槽“就不是正常的孩子”,还一度成为了“娃难带”的反面典型。
饺子从曾经“任性小孩”的代表,蜕变成“别人家的孩子”,离不开父母不遗余力的用心培养。
爸爸包贝尔曾透露,饺子小时候总喜欢打人。为了彻底在根子上治好这个坏习惯,他不惜采取了很严厉的措施,最终让女儿改掉了跋扈的性格。
而妈妈包文婧同样在育儿方面有自己的原则。尽管一开始不擅长带娃,但她进步的速度非常快。
她教会了女儿豁达谦让,让饺子在面对小朋友的冲突时,能够淡然面对、微笑着说:“没关系。”
她教会了女儿责任感,让饺子在节目中很出色地完成了照顾小弟弟的任务。
而她也始终尊重女儿。每一次,她都会在教育饺子时耐心地蹲下来解释,还会带着饺子参加很多丰富多彩的活动。
她的微博里,时不时就会有母女俩一块儿出游、运动、做游戏的照片。
事实上,3-6岁正是孩子性格形成的关键期,需要家长好好把握。
而好性格的拥有,既需要爱和自由,更离不开规则与底线。
前者赐予孩子勇敢探索世界的力量,后者则让他们心怀敬畏,始终在正途上奔跑。
只有将孩子优秀品性的底子打牢,他们今后的路才能走得又稳又好。
3. 十二岁之前,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河北女孩王心仪出身贫寒。两年前,凭借着刻苦努力,她以高分考入了北京大学。当时,她所写的《感谢贫穷》一文轰动全网,无数人被她的乐观所打动。
最近,她再一次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原来,她成功报名应征,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大学生士兵。
世界以痛吻我,我却报之以歌。
在这个女孩身上,丝毫没有命运不公留下的阴影。相反地,受母亲影响,她的性格阳光而自信,总是带着满满正能量。
如果可以,一定要趁早帮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让他们懂得——顺境时不张扬,受挫时不放弃;以坚毅、正直、乐观和热情作为护身符,来从容面对人生的一切酸甜苦辣。
只有这样,我们的孩子才会成为性格健全、内心强大的人。
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曾说:
“决定孩子成功的最重要因素是什么?不是我们给幼年的孩子灌输了多少知识,而是在于能否帮助孩子培养一系列的重要性格特质,如毅力、自我控制、好奇心、责任心、勇气以及自信心,这些将影响其一生。”
性格决定命运,而决定孩子性格的秘密,正蕴藏在父母的点滴作为之中。
我们的每一份努力,都能让孩子的人生赋予更多可能。
从这个层面上来说,父母,正是孩子的命和运。
作者:筱恬。 新东方家庭教育(ID:xdfjtjy),传递专业家庭教育理念,提供海内外家庭教育资讯,分享可吸收、可操作的方法和建议。让持续的学习成为家庭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