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近期,中小学阶段的期末考试(考察、练习)陆续落下帷幕。分数公布的时候,难免几家欢喜几家愁。怎样看待考试和分数,才能避免孩子对考试的过度焦虑、对分数的过度在意?如何避免考试的意义过载、让考试回归其学习评价的本来功能?父母要看见孩子的需要,才能做出合适的引导。

0 1

在孩子的世界里,分数意味着什么?

(时代中学六年级学生心理课作品)

分数与附加值

一月的新年第一课,我上了一节叫做《礼物》的心理课,想让孩子们说说新的一年想要送给自己的礼物,表达对自我成长的期待。也许是临近期末考试的缘故,学生的“礼物”竟有大半是“漂亮的分数”。孩子们说:有了分数,就有了一切——除了可以过个好年拿个大红包,还可以得到手机、娱乐,减少课外班和作业量。

孩子说:分数,是最好的礼物,是有品质的学生生涯的护身符。分数的光芒太过耀眼,遮挡了孩子其他自我成长的期许。这 让我颇感无奈:多元评价讲到现在,孩子们心里还是分数至上。在社会、学校给予的压力之外,家长对分数的“再评价”、对考试成绩的奖惩措施增加了分数的“附加值”,直接强化了分数对于孩子的意义。

如果让孩子感到,分数和父母的接纳和爱联系在一起,成绩自然攸关孩子性命。要减轻学生对分数的过度在意,就要家长剥离过载的分数附加值,告诉孩子“不管你考几分,我们都一样爱你”。这样,才能避免让分数绑架家庭的生活。

时代中学六年级学生心理课作品)

分数与未来

有一个孩子说:妈妈说,我考得不好,以后只能扫大街。

这话是不是听起来好耳熟?我哭笑不得,我小时候也听过这样的话啊,没想到,二零二零年了这样的“激将”还在。而让人难过的是,有孩子信以为真。

“好分数=好学校=好未来”,这是当前学业焦虑下的思维定势,虽然家长都知道这个等式并不绝对成立:生活阅历告诉我们,分数不能完全反映能力,好分数也不一定代表好的未来。但是,多数家长依然相信,好分数铺就的路途相对轻松。为了激发孩子的学习动机,我们不惜夸大分数对于未来的意义。殊不知,这样让没有得到好分数的孩子看不到希望和未来。

分数作为标准化测试结果的呈现方式,它能够较好地测量测试者掌握试卷知识的情况,并通过对知识和应用的抽样回溯,考察孩子的学习能力(包括记忆力、注意力、逻辑推理能力等),也可以在较高程度上反映孩子在学习过程中的努力程度、自律性,以及应试过程中的答题技巧、仔细程度。

从这个角度讲,考试成绩可以反映相当一部分对未来成就有预测性的能力。但是,我们不能因此忽略考试不能测量的能力,如人际交往能力、生活自理能力、创造性问题解决能力等。这些能力因为缺乏标准化的测量工具,很难量化呈现,也因此容易被忽略。

对于考试成绩不佳的孩子,更需要家长强化那些“不能被考到的能力”,看到分数之外的孩子,才能弥补当前考试评价方式的不足。父母看得全面,才能让在考试中受挫的孩子在父母的立体评价中恢复元气。

(时代中学六年级学生心理课作品)

分数与自我感觉

另一个孩子分享了她的故事:“考试成绩出来,我每门课都比预期低些,我很不开心,回家就不和爸爸妈妈说话。爸爸妈妈都告诉我,觉得我已经很努力了、比以前有了进步,并且对我说,‘不管怎样爸爸妈妈都最喜欢你’。可是我对他们说,‘但是我不喜欢我自己’。”

“但是我不喜欢我自己”,孩子的话真让人心疼。就算是没有老师的批评、父母的责备,得到一个不如意的成绩对孩子也是非常挫败的体验。尽管这样的挫败可能是生活的一部分,挫败带来的愤怒、难过、愧疚也是孩子成长路上必须要学着去承接的负面情绪。

对于经历着挫败的孩子来说,情绪能够被父母理解和接纳尤为重要。好的家庭应该是有疗愈功能的,是我们在外界受到伤害或者经历挫折的时候可以疗伤的港湾。在这样的时候,父母要能够接得住孩子的情绪。除了告诉孩子“不管分数怎样,我们依然爱你”之外,倾听孩子的委屈、懊悔、失落都是陪伴孩子经历情绪的方式。受伤的孩子需要的并不是父母的说教,而可能只是一个拥抱。

0 2

面对分数,家长们可以做什么?

(一)

积极归因,保护孩子希望信心

在看到孩子成绩以后,对得到成绩的原因进行推论的过程,叫做“归因”。美国心理学家韦纳把归因分为三个维度:内部归因和外部归因,稳定性归因和非稳定性归因,可控制归因和不可控制归因。

获得好成绩的时候,孩子容易把成绩归因为自己“聪明”、“有天赋”等内在的稳定特征,他们会因此洋洋得意;而当失败的时候,孩子容易把失误归因于“题目太难”、“环境影响”、“老师不好”等外归因,他们很少对失败做内归因。这常常让家长感到不满,责怪孩子“太骄傲”或者“推卸自己的责任”,容易让成功止步于此,让失败无从改起。

但是,把成功内归因,把失败外归因其实是人普遍的归因偏差,适度使用这种偏差归因是有积极的适应意义的。成功内归因有利于自我价值的确定,失败外归因、减少自己对失败的责任则是一种自我防卫。我们要看到做出这样的归因的背后,是孩子在做“保护和发展自我价值”的努力。

当然,我们也要引导孩子做更多“可控”的“内归因”,比如“努力归因”。无论是成功还是失败,强化“努力”的价值都是有积极意义的,因为我们可以通过努力来改变结果,这就给了孩子更多的希望和信心。

(二)

注重过程,培养孩子的成长型思维

强调努力的价值,就是在培养孩子的成长型思维。

固定型思维的人认为,人的特质和能力都是天生的,后天无法改变。而 成长型思维的人则认为,任何能力和技能,都可以通过后天努力而得到发展。他们更乐于接受挑战,并且积极提升自己的能力和技能。

固定型思维的人因为害怕失败而回避挑战,而具备成长型思维的人会更加坚韧,他们认为遇到的挑战可以帮助自己学习和成长。挑战越大也就意味着成长的空间越大。即使挑战失败了也不会轻易否定自己,而是从过程中寻找存在的问题,从而不断改进。

如果孩子能够拥有成长型思维,就不会那么恐惧考试和失败。而培养孩子的成长型思维,需要我们减少对结果的评价,而更多使用过程性评价。考试分数呈现的只是学习的结果,家长可以通过和老师的交流,结合自己的观察,来对孩子的具体学习行为进行评价,比如告诉孩子你注意到他“最近能够一回家先完成作业”、“遇到问题的时候会主动请教老师”、“阅读英语的声音很响亮”等,以此来告诉孩子你能够看到他最近的努力,并且让孩子知道,你相信这些尝试会有效果。

最近一段时间,为了减轻学生负担,各项减少考试和评价的要求接踵而至。但是,让考试和分数为学业压力背锅可能只是应激状态下的权宜之计,并不能治标治本。让孩子在老师和家长的引导下理性看待分数,才能够让考试发挥其作为学习评价手段的价值和功能,也才能让孩子适应当前暂时不能避免的应试环境,并从中磨练出耐受挫折和失败的勇气,以及合理看待外界评价的能力。

*以上图文经授权转载自静心安筑(ID:jingxinanzhu),来自静安区的一群对中小学心理健康工作充满热情的小伙伴,分享教学一线的实践和思考。

5岁女儿被保姆带坏:大人的脆弱,是如何传递给小孩的? 2020-07-03

父母课堂|亲子互动游戏《数字太极操》 2020-07-03

父亲成功将女儿送进北大:每个学霸背后,都有一个懂得付出的家庭 2020-07-02

点分享

点点赞

点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