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时间说起刘孜,很多人首先会想起她在热播剧《少年派》中饰演的学霸钱三一的妈妈。
而在很多媒体同行心中,则一直都认同,刘孜还有一个身份——演艺圈里最懂生活的女明星。因为在表演之外,她拥有众多生活爱好,并将这些爱好发展成为演戏之外的另一份事业。
她热爱家居和设计,早在十年前就代理过意大利著名家具品牌,而今又拥有了个人设计品牌Zi。
她热爱艺术,虽非专业学策展,但总能将她对生活与人性的感知用艺术展的形式呈现与众。
7月,在被称为“文艺乌托邦”的阿那亚,刘孜带来了全新的“与自然共生”艺术展。搜狐时尚【100个有品位的人】栏目也在这个浪漫小镇与刘孜吹着海风聊起了风花雪月。
来自刘孜的分享:
01
想到做“与自然共生”艺术展也是因为疫情。
疫情让大家的脚步自觉或不自觉地放慢了,那段时间,我每天看着院子里从严冬到初春的变化,有机会清晰感知一场雨是如何敲打树叶、一朵花苞是如何一点点绽放;也有时间去想一些以前不曾思考的问题,像是人生的意义、生命的质量、人与大自然的关系,等等。
我们在强调并享受科技文明、商业进步的同时,如何才能拥有更好的生命质量?我们内心的真实诉求是什么?艺术、科技、人心——推动人类发展的三条平行线,如何才能找到三者之间的平衡?此时,我想起艺术家们常说的一句话——大自然会是我们最好的老师。
记得小时候,外公外婆家的院子里种满了各种植物,每年当院子里的昙花即将开放时,左邻右舍都会围聚在一起,等待昙花一现。邻里间唠唠家常、吃吃喝喝,植物变成了人与人之间情感互动的一根纽带。
经此疫情,我希望回到小时候,回到“去大自然中寻找答案”的时光。
02
在我看来,策展人分两种。
一种是偏学术向的。像我在法国看的路易十六皇后玛格丽特的展,在一个很大的空间里,不同艺术形式的表述,再结合多媒体和参与者的互动,从宏观到微观。策这样一个展,需要策展人具备多学科的综合能力,还有沟通能力、组织能力、营销能力。
我在偏向独立策展人方向,更多是从个人视角、个人观点出发来做一些展览。
当我有了“去大自然中寻找答案”这个idea后,便开始寻找合作的艺术家。
朋友和媒体都给我列了艺术家名单,我也看了很多艺术家的作品,但感觉多数都趋于同质化,一水的岁月静好style,但看不到艺术家内心真实的表达。
(策展中的刘孜)
突然有一天,我在朋友圈看到了一盆花的照片,这盆花跟我看到的所有的花都不一样,很自由,很不羁,但也能看到孤寂、倔强等等很复杂的情绪。
因为这盆花我找到了艺术家荒野,他设计的东西看不到别人的影子,可以说没有style,却有一股倔强的精气神,就跟那盆花一样,这个特别打动我。又找到了另一位艺术家杨舒,我很早就认识他,知道他在结构上很有自己的见解。
(策展中的刘孜)
我跟他俩说,我不要一个已经被定义过的美,我想体现的是一种不一样的美,要在不完美中发现美。就这样,我们仨一拍即合,开始了这次创作。
03
经过各种天马行空的畅想、纠结后,这是我们最终呈现出来的作品。
它在构图、比例、线条上是有美学基础的,这是它的亮点和价值。
禅宗讲的 “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对我触动很大,所以在展览切入点上,我们找到了镜面作为线索贯穿整个设计语言,有一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感觉。
在材料上,我们遵照了“在地取材”原则,室内装置用的砂石是从阿那亚建筑工地运过来的,室外装置用的是刺槐则是阿那亚当地土生土长的植物。
最重要的是,我在这个作品看到了生命力——室内这个托盘显然不是一个能放下肥沃土壤的花盆,这些植物要在薄薄的砂石里存活两个多月,这就是一种生命力的体现;室外装置用的刺槐,来自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当地为预防沙漠化成片种植的刺槐防风林,海砂里有大量盐碱,只有刺槐能不断向下扎根,经历了几十年,阿那亚周边的刺槐林不仅存活下来,还连成了一片原始森林,它是典型的倔强生存的代表。在疫情的背景下,我就想要体现这种生命力,从植物的生命力中我能看到人的生命力。
04
展览的举办地点是我的原创家居设计品牌Zi在阿那亚的线下店,这个店代表着我的另一个身份——家居设计师。
(刘孜的店)
有人喜欢家居用品,可能是因为过了荷尔蒙激情四射的年龄后内心趋于平静,慢慢越来越觉得内向性的东西是更重要的。但我对于家居用品这件事情的热情几乎是从年轻时候就有的,衣服、包包并没有给我带来太多满足感和安全感,反倒在家居用品上我找到了内心的充盈,我一直觉得家居是自己跟自己对话的渠道。
作为演员,我们的工作性质需要经常去到不同的地方,每去一个新的环境我都不想凑合,我会带上一些必须的物品,比如音响、花瓶、香薰、自己喜欢的洗手液。在各地旅行、拍戏,我还喜欢背家居用品回来,从泰国背墩子回来什么的我都是做过的。
2018年,我的个人原创设计家居品牌Zi正式推出第一个系列。在此之前,为了找到和我的品牌相匹配的工厂,我花了三年时间准备,穿越大江南北遍访各地名窑。因为不懂,所以需要在走很多弯路之后才可以取得真经。而在这个过程中,我打开了眼界,看到了祖辈留给我们留下来的无限财富,原来,在瓷器上也可以做大漆的工艺,原来,经典的青花工艺有那么多全新的表达方式,更重要的是,我终于找到了能读懂我的加工工厂。
(刘孜设计的器皿)
不被定义、不被束缚、不做标准化产品、温暖,这是我做Zi的初衷。从品牌第一个系列到现在,每一款产品我都会亲自把关,每设计一款产品的背后,都会经历想做一个东西但老做不出,希望、失落、纠结反复交替,但不管怎样,“品控”这件事是我的红线,谁也不能碰。
05
可能跟其他设计师不同,我做设计的切入点,并不是一个美丽的图样,而是材料。
我对材料最初的领悟来自于我代理KARTELL的经历——我曾在2008年拿下了这个意大利著名家具品牌的代理权,1949年,Kartell用塑料这种新奇的材料“攻陷”了整个意大利,它把塑料做成了家具中的艺术品。KARTELL让我认识到,材料的高低贵贱都是人去定义它的,事实上每一种材料都有它与众不同的生命力。
为了学习更多材料方面的知识,我还曾连续四年参加清华大学举办的 “装饰材料创作营”项目,和同学们一起进行与材料有关的探索和实践。
做Zi的时候,我摒弃了工业原料,我希望找到一种“表里如一”材料,就是把它切开后剖面里外颜色都要是一样的,它的颜色是从“心”里长出来的。最终我找到了色泥,这是一种来自大自然的矿物质,是石头里自带的颜色,这样的材料才是真正安全的材料。更有意思的是,我们在实践中发现,这种材料第一次烧制后先变成了粉色,要到第二次烧制,并且温度要达到1200度以上才能真正显示出它本来的颜色,这是做设计最好玩的地方,也是对大自然一种重新的认识。
(刘孜设计的器皿)
我们最近还做了一个关于陶的实验,大家印象中的陶都是粗粝的、古朴的、笨重的,但我们在材料上找到了另外的可能性,把陶做得比瓷还细腻,特别的轻盈,又同时保留了陶本身的特点。我把它解释为“大地审美”,就是从泥土里长出来的特别简单、不经雕琢的美。
很多人问我明星做品牌有哪些优势?我想说的是,要认真做一件事情跟身份没有关系,如果你要运用明星身份来做一件事情,那其实更多考虑的是商业因素,而不是你对这件事的感情和投入。而我选择这件事情,只因我真的热爱。
【品位会客厅】
搜狐时尚:在家居设计方面,最近有什么新的想法?
刘孜:每过几年我都希望我的空间能有所变化,因为我的想法跟几年前不一样了,空间承载的功能也跟几年前不一样了。可毕竟没有那么多空间让我改造,所以我现在正在做一个自己的工作室,这个工作室的墙壁颜色、家居用品都可以经常换一换,我会邀请演艺圈的朋友到这里聊聊电影、拍拍短视频,通过这种轻松的方式呈现我们的人生经历和生活方式。
搜狐时尚:对于服装设计有什么要求?
刘孜:我买衣服一般看重设计、面料还有设计师的灵感。我以前喜欢走性冷淡风,比较素,把自己隐藏起来。疫情期间我的身体经历了一些小的变化,突然世界观不太一样了,想要放下一些东西,同时重新打开自己,所以也开始尝试一些以前完全不可能尝试的风格。比如有一天我突然试穿了一件Alexander Wang的设计,店员说我从来没有见到过这样的你,因为我以前特别不愿意去展示女性的曲线,但现在打开了以后,我发现王大仁真的比女人更懂女人,我也在衣服里看到了自己的另一面,所以最近还挺多选择他的衣服。
搜狐时尚:当不需要为生计拍戏后,现在的你怎么看待演戏这件事?
刘孜:拍戏还是主业,但量肯定比较以前少了很多,我还是非常享受拍戏这件事,一进到演戏那个“场”,我就会觉得非常的愉悦。另外就是“放下了”,相比能不能红,我更希望拍到能看到“人”的剧本和角色。
搜狐时尚:怎么保持身材?
刘孜:从来不节食,就是练。
搜狐时尚:怎么看待年龄增长?
刘孜:我从来不介意年龄,我反而觉得因为现在的经历,我比以前多了很多的魅力(大笑),无论是哪个年龄,都需要有积极的心态,要更多去了解自己,才能有更多的可能性。
监制:樊逸君(搜狐时尚)
策划、艺人统筹、编辑:黄思维(搜狐时尚)
后期:谢冰沁Bibi (搜狐时尚)
视频、图片:在野照相馆